贵阳:打造大数据智能化执法办案 提升打击犯罪整体效能

关注我们

央广网贵阳5月8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阳台杜琨)近年来,贵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结合工作实际,借助大数据科技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贵州省首个智能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中心,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经开分局的成功经验也将在全市进行推广,从而全面提升公安打击犯罪的整体效能。
一直以来,贵阳市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有关物品、物证、审讯、信息采集等流程一直困扰着办案民警。
贵阳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指挥中心主任 蔡鹏:原来我们公安机关办案,在各单位各部门自己办,那是零散式的,片段式的办案,或者看守办案过程当中有一些不规范的原因,导致我们有一些案件进入到司法程序以后,没有走下去。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经开公安分局依托司法体制改革,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大胆试水:以大数据为引领,建成了“智能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中心”,有效提升了执法质量和办案效率。全局所有刑事案件和拟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治安案件均集中在中心办理。民警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后直接押解到中心,进入办案区登记、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随身物品暂时保管、涉案赃证物扣押、管理、检验、鉴定以及人员看管、讯(询)问管理等,均由中心专业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流程进行。
经开分局禁毒大队民警 雷坤 :我在办案过程当中,通过大数据手段极大地节约了我们的时间,以往我调取一个人的基本信息,我们要走各个业务系统、各个办案系统、各个查询系统去汇集一个人的基础信息,现在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大数据的平台,我只需要一点登录,全网我即可关联相关信息,来支撑我们的整个办案。
中心功能分布严格按照办案流程设置,办案民警在中心集中完成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之后的侦查审讯、固定证据、完善法律文书、制作案件卷宗等所有办案流程。法制人员进驻中心同步上案,同步开展法制审核、文书审批、报捕起诉等工作。
该系统的运用,在“大数据案件监控管理模块”的配合下,形成了一个全流程闭环式执法监督系统,紧盯办案质量、物品物证保存、案卷安全、时限等重点要素,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要素相互关联,有效避免解除了社会对办案流程的不当质疑。
通过运行实践,2017年,经开分局辖区刑事警情、刑事立案同比分别下降了17.65%、2.27%,刑事拘留、刑事破案、逮捕、起诉、行政处罚同比分别上升了24.51%、27.1%、7.1%、33.51%、61.22%,无存疑不诉和无罪判决案件,实现了执法质量和工作效能、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队伍战斗力和民警获得感“三个双提升”的目标。
2018年,市公安局要求全市各分、县(市)局要加快执法办案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力争在本年度至少建成一个集中式的执法办案中心。同时,要加快执法办案中心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将三县一市智能化管理平台纳入市局统一建设,确保在年内实现对全市执法办案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动态监控、智能化考评,全面提升公安打击犯罪整体效能。